國家發改委8月10日在網站上刊文指出,將繼續推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努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政策。截至7月底,鋼鐵行業去產能完成全年任務的47%,總體進度并不理想,地區之間進展也不平衡。
鋼鐵行業的去產能,開始進入“拉鋸戰”狀態。
作為全世界產能最大、工藝技術裝備最先進的不銹鋼生產企業,太原鋼鐵(下稱“太鋼”)從2012年就開始面臨經營狀況下滑的局面,2012年的總利潤從上一年的18億元銳減到10億元。此后,太鋼的利潤逐年遞減,到了2015年,鋼鐵行業整體低迷,這一數字突然變為負數。2015年太鋼年報顯示,該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近40億元。
巨額的利潤虧損,并沒有讓太鋼停止生產的腳步。與化工行業不會動輒“停車”一樣,煉鋼高爐一旦停產,封爐再點火就要承擔巨額成本,據鋼鐵行業內部人士估算,這個過程可能要花費一兩千萬元。
對于面臨諸多歷史問題及員工安置和債務問題的眾多鋼企來說,配套的供給側改革對于減輕去產能所帶來的陣痛是行之有效的。
而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猛藥也是一劑接著一劑。近日召開的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方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再備案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所有備案鋼鐵項目必須落實產能置換指標,并向社會公告。三年內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堅決防止產能邊減邊增。各地區要督促相關煤礦和企業對在建煤礦、手續不全的煤礦抓緊簽訂增減掛鉤協議,繼續抓好煤炭減量化生產措施的落實。
供給側改革也是政策頻出,可是僅靠供給側改革能否完全化解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從對多位業內人士的采訪看來,盡管供給側改革是化解中國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重要舉措,但是單純依靠供給側改革恐怕很難撬動造成鋼鐵過剩的舊有格局。
去產能問題遲遲無法破局,造成產能持續“固化”在高位的原因,除了一直老生常談的產業集中度和需求萎靡問題之外,不少企業對于整個鋼鐵行業的認知尚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
鋼企在國家鋼鐵行業中的位置,尤其是相對位置往往成為其政策制定的重要驅動因素。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寶鋼和武鋼作為央企,政策的選擇往往會體現出某種國家戰略。地方國資委主管的鋼企則會選擇在中央和地方利益間找尋平衡。而對于大量民營鋼企來說,整個國家層面的產能過剩壓力對于它們來說則是間接的,因為它們首要關心的是如何活下去。
目前的現實是,中國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始終無法提升,導致地方中小鋼企遍布全國,這些企業規模又都相對較小,對鋼市空間“利潤點”的反饋性“掉頭”增產速度卻又是極其快——減產相對是“消極”而“緩慢”的,搶占市場先機卻是非?!胺e極”而“迅速”的。不同類型的鋼鐵企業對于過剩產能的理解有層次差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鋼鐵行業某高層人士看來,還是需要提升產業的集中度,最關鍵的就是引入破產機制。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完善企業破產制度??墒呛芏嗟胤秸J為破產不光彩,有損地方的面子并影響政績的提升,尤其在當前鋼鐵行業出現困境的特殊時期,地方政府承載著就業壓力和保GDP壓力,因此有時不得不采取各種措施拯救奄奄一息的鋼企,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已經是僵尸企業的破產。破產機制的適時引入將是破解鋼鐵行業去產能“拉鋸戰”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