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海洋工程用鋼生產的主要特點

 ?。?)品種的多功能化:海洋平臺用鋼板都可成系列供貨,如高強鋼板、大線能量焊接鋼板、低溫及耐海水腐蝕鋼板等系列品種,實現了全系列供貨。

 ?。?)焊接熱影響區韌化技術:國外鋼鐵企業都開發了自己獨有的焊接熱影響區韌化技術,如JFE公司的JFE-EWEL技術和新日鐵公司的HTUFF技術等。

 ?。?)形成企業獨有的標準:國外鋼鐵企業除能按通用的標準生產海洋平臺用鋼板外,還形成了性能要求更加嚴格、應用環境更加特殊的企業標準。

 ?。?)實施專利保護戰略:國外鋼鐵企業積極進行海洋平臺用鋼的國際專利布局,特別重視在中國申請專利,意圖對我國鋼鐵企業形成技術壁壘,達到降低我國海洋平臺用鋼競爭力的目的。

  另外,海洋平臺結構是超大型焊接結構,對鋼的焊接性能有更嚴格的要求,因此相關標準規定高強及超高強海工鋼的Mn含量上限一般為1.60%,以防止熱軋和冷卻過程開裂的危險。然而,近來人們對Mn在鋼中的作用機理有了新的更深理解,發現Mn對鋼的顯微組織和相變行為影響與Ni有著相似的作用。早期在以Mn代Ni提高鋼的低溫韌性研究中,發現Mn含量18%~25%的奧氏體鋼具有非常優異的低溫韌性,但強度相對較低。后來,Niikura和Morris等人研究表明,5Mn鋼經過熱處理細化晶粒和提高奧氏體穩定性獲得了-196℃下的優異沖擊韌性。新型Fe-(15-30)%Mn-Al-Si-C高錳TWIP鋼通過添加適量的Al或Si來控制層錯能以在冷成型時形成變形孿晶而提高塑性(即TWIP效應),其拉伸伸長率可達60%~95%,而強度可達600~1100MPa。添加5%~10%Mn的相變誘導塑性即TRIP鋼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世紀70年代,Miller進行了Fe-0.1C-5Mn合金體系的低碳中錳TRIP鋼研究,通過兩相區退火使穩定的殘余奧氏體含量達到20%~30%,獲得了良好的力學性能。

  通過“Mn/C”合金化和熱處理工藝優化,可增加鋼中穩定奧氏體的含量,使鋼在室溫下顯微組織保持為“奧氏體+貝氏體/馬氏體”,在后續加工過程中殘余奧氏體發生TRIP甚至TWIP效應,在保證強度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應變硬化能力、抗拉強度和低溫韌性,也保證了較低的屈強比,這是常規低合金鋼中厚板產品所不具備的。國外已經加快了“Mn/C”合金化鋼中厚板產品的研發,有的已經走出實驗室達到工業化水平。如最近韓國浦項制鐵公司在厚板熱軋生產線成功試制了30mm高錳TWIP鋼板。預期“Mn/C”合金化鋼因其獨有的性能優勢可以更好滿足深海和極地海洋平臺的安全性要求,是海洋平臺用鋼的重要發展方向。